通知公告
医院新闻
社会新闻
医学期刊
视频中心
天使风采
医院刊物
医院动态
医院新闻
健康科普 | 春季如何养生
发布日期:2023年02月17日 来源:原创 阅读:191
分享到:
图片

《上古天真论》:“上古之人,其知道者,法于阴阳,和于术数,食饮有节,起居有常,不妄作劳,故能形与神俱,而尽终其天年,度百岁乃去。”
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 四气调神大论》:“春三月,此谓发陈。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,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,被发形,以使志生,生而勿杀,予而勿夺,赏而勿罚,此春气之应,养生之道也;逆之则伤肝,夏为寒变,奉长者少。”
养生的方法:法于阴阳,和于术数
“法于阴阳”春夏养阳、秋冬养阴,春季阳气升发,借天地之势以滋养人体阳气为主。
人生于天地之间,与天地之气相通。肝属木,应自然界春生之气,春季万物复苏,欣欣向荣,有利于肝气升发、调畅。肝的病变,在春季,得自然界少阳之气滋助,可逐渐好转。
“和于术数”即顺应天地之道,找到人与自然相处的规律方法,达到天人合一得境界而保身长全。《荀子·天论》:“倍道而妄行,则天不能使之吉。”
违背自然规律而胡为,天也不能使他吉利。春季特点:“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”。
春回大地,自然界一派生机勃发、欣欣向荣的景象。万物生发,人体正气升发的同时,体内宿疾也得生发之气而会复发,自然界邪气也因春得势,乘人体正气虚弱之时致病。故需要“虚邪贼风,避之有时”。因此在精神、饮食、起居诸方面,都必须顺应春天阳气升发,推陈出新的特点,注意保护阳气,避免受外邪的侵袭。
调畅情志:“生而勿杀,予而勿夺,赏而勿罚”。春属木,与肝相应。”肝主疏泄,在志为怒,恶抑郁而喜调达。杀伐之性、苛刻薄道使得身心受累。故春季应心胸开阔,乐观愉快,力戒暴怒,更忌情怀忧郁。阳春布德泽“莫食三月鲫,莫打三春鸟”古人顺应春天泽披万物的大德,厚德载物,慈善待人待己,无愧于心自然精神内守。
饮食:春天在饮食方面,要遵照《黄帝内经》里提出的“春夏补阳”的原则,宜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,以使人体阳气充实,增强人体抵抗力,抵御风邪为主的邪气对人体的侵袭。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里亦主张“以葱、蒜、韭、蒿、芥等辛嫩之菜,杂和而食”。孙思邈认为“春日宜省酸增甘,以养脾气” 。春季阳气初生,饮食宜少酸多甘。酸入肝经,多食酸易造成肝火过旺,肝旺伤及脾胃。宜适当食用辛温升散或辛甘发散的食物,可扶助阳气,顺应春季阳气升发的特点。

忌食发物

发物是指:富于营养或有刺激性特别容易诱发旧病宿疾或加重已发疾病的食物。春天的生发之性会放大食物的偏性及功效。
多火热者忌食发热动血之物,如薤、姜、花椒、胡椒、羊肉、狗肉等;
多风者忌食生风之品,如虾、蟹、鹅、鸡蛋、香椿芽、竹笋等;
肝阳上亢者忌食动风升阳之品,如公鸡、鹅肉、驴肉、獐肉、牛羊肉、狗肉、鹅蛋、鸭蛋等,这类食物主动而性升浮,食之易动风升阳,触发肝阳头痛、肝风脑晕等宿疾,此外,还易诱发或加重皮肤疮疡肿毒。

春季起居

经过冬天长久封藏后,人体的新陈代谢减缓,藏精多于化气,各脏腑器官的阳气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。入春后,气温回升,阳气升发,宜解开束缚,伸展腰体,恢复机体活力。可以结合自身情况,形式不拘,取己所好选择运动方式,活动地点尽量选择空气清新之处,使春气升发有序,符合“春夏养阳”的要求。

春季好发疾病举例

春温。因:冬季养摄不当,感受了“风寒暑湿燥火”六淫中之寒邪,当春季来临,阳气上升,万物萌动之际,内邪也就有了作祟的机会。此时若再感受外邪,则视邪之轻重可表现出不同的温病临床症状,有的仅仅是轻微不适,也可能病情十分凶险,初起即可出现高热心烦,口渴汗出,舌红苔黄,甚则神昏、痉厥,发斑等气分或营血分里热症状,其病势急,病情重,变化多,发展快。非典型肺炎就属于较为凶险的一类。现代医学中发生于春季的重型流感、流行性脑脊髓炎、化脓性脑膜炎、败血症等均属于此范畴,可以参照中医学“春温”进行辨证论治。
图片
桃花病
桃花病也作桃花疯、桃花癫。好发于三月桃花盛开之时,以兴奋躁动、情感高涨、举止轻浮、行为疯癫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精神的俗称,中医病机为:由于情志抑郁或思虑过度, 肝郁化火伤阴,致内脏阴液不足而发为脏躁,复因春季阳气升发,阳盛而阴愈衰,使肝脏疏泄进一步失常,失去其调节情志得功能,而发为此病。相当于现代医学的“躁郁症”也称“双相情感障碍”。在临床上,一年中的3—5月为精神疾病(特别是精神分裂和躁狂症)是发病率和复发率最高的时期。有统计显示,约有1/3到1/2精神分裂症的初次发作是在春季,而约一半躁狂症也是在春天发作。